1)、保溫冒口放置的位置應考慮合金的凝固特性,如體收縮較大的鑄鋼、可鍛鑄鐵和非鐵合金等鑄件采用順序凝固的原則,冒口應放置在鑄件最后凝固的地方;而灰鑄鐵或球墨鑄鐵件在凝固時有收縮和石墨析出的膨脹,冒口不應放置在鑄件的熱節上(以免增加幾何熱節)反而會引起縮孔、縮松。放在靠近熱節處,有利于澆注初始階段的外補縮;對于體收縮不大線收縮較大的高錳鋼鑄件,可以考慮順序凝固,也可以考慮均衡化凝固,這要由該鑄件的使用要求來決定,如大件、用于抗磨件,這樣放置冒口和不放置冒口二者使用壽命長短就不同,放置冒口鑄件比沒有放置冒口鑄件使用時間要延長50/’0-一15%:
2)、保溫冒口位置盡量放在鑄件最高、最厚的部位,以便利用金屬液的自重進行補縮,最好在低處輔放冷鐵加速該處凝固,更能充分利用冒口中金屬液的自重或大氣壓力作用,不斷地向下面厚實部位補縮;
3)、鑄件的不同高度上需要補縮時,可按不同水平面放置冒口,但不同高度上冒口補縮壓力是不同的、不均衡的,應采用冷鐵將各個冒tn幸l,縮范圍隔開,否則,高處的冒口不但要補縮低處鑄件,而且還有補縮低處的冒口,反而使鑄件在高處產生縮孔或縮松等缺陷;
4)、鑄件的厚實部位是與較薄的部位相連接的,那么每個厚實部位都必須設置冒口,如齒輪坯,其輪緣和輪殼壁往往比較厚,而連接的輪幅壁往往比較薄,所以在輪緣和輪殼壁交接處和輪殼上需分別設置冒口。冒口的大小、個數、分布由具體的齒輪坯而決定;
5)、保溫冒口應不阻礙鑄件的收縮,冒口不應放置在鑄件應力集中處,以免引發裂紋;不能放置在鑄件重要、受力較大的地方,以免促使組織粗大、降低強度;冒口盡量放置在加工面,以減少非加工面上清理精整工作量;
6)、對致密性要求高的鑄件,冒口應按其補縮有效距離進行設置,最好配設冷鐵,使補縮區域范圍劃定,達到冒口的有效作用;
7)、盡可能用一個冒口同時補縮一個鑄件的幾個熱節、或者幾個鑄件的熱節,這樣既節約冒口金屬量,又可有效的利用模板面積;
8)、為了加強鑄件的順序凝固,應盡可能使內澆道靠近冒口或通過冒口,尤其是對扁平、板、短柱一類鑄件采用搭邊(壓邊)冒口時效果更佳。
淄博市淄川和晟保溫材料廠--保溫冒口生產廠家,歡迎您的光臨:http://www.ccszzj.cn/